用三个“密钥”打开为群众办实事的三把“连环锁”用三个“密钥”打开为群众办实事的三把“连环锁” 近日,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印发《关于〈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活动工作方案〉的通知》,就开展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活动作出安排部署。党员干部为群众办实事,要用“调查研究、对症下药、百举百全”三个密钥打开“办什么、怎么办、办成什么样”三把“连环锁”,找到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的出发点、着力点、落脚点。 调查研究,搞清楚“办什么”,找到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的出发点。“上之为政,得下之情则治,不得下之情则乱。”察民情访民意是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的入口。党员干部必须清醒的认识到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不是一场“秀”,不是坐在办公室想办什么就办什么,自己方便办什么就去办什么,把你认为的实事强加于群众,变成“群众看你办事”的作秀行为。要为群众办实事,党员干部就得深入群众,开展调查研究,问之于民,了解“下情”。要扎进群众堆里,听民声;走村窜户,察民情;去田间地里,访民意。要有“些小吾曹州县吏,一枝一叶总关情”为民情怀,扑下身去调查研究,搞清楚群众有哪些操心事、揪心事和烦心事,找到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的出发点。 对症下药,弄明白“怎么办”,找到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的着力点。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不是“一阵风”,吹过就完事。党员干部要把为群众办实事作为一项“终身任务”,并付诸行动。为群众办实事关键在于实,在于行动,党员干部要做“良医”,学会“对症下药”,才能“治病救人”。党员干部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,梳理出群众的“大小事”,进行分析研判,做到量体裁衣。对于群众“急难愁盼”的事要立即办,解群众的“燃眉之急”;小事要“上心办”,群众的事再小也要当成“大事”,要想法设法解决,用行动暖民心,做群众的“贴心人”;不同的事情要“对口办”,为群众办实事要找准办事部门,切不可出现“牛头不对马嘴”的情况。“利民之事,丝发必兴;厉民之事,毫末必去”,党员干部要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办实事、办好事,找到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的着力点。 百举百全,做到位“办成什么样”,找到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的落脚点。“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”,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是检验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有没有成效的标准。群众是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的出卷人,也是阅卷人,党员干部是答卷人,答案不是你为了应付差事去群众中间“走走过场”“拍拍照”就回去“列清单”向上级汇报你为群众办了多少事,而是你办了多少群众满意的事。党员干部办了事,要去跟进、回访,要不断扪心自问:“我是否做到位了?群众到底满意不满意?”党员干部为群众办实事不是一个“噱头”,《亮剑》里有句台词:“本事不是吹出来的,而是扎扎扎实实干出来的。”党员干部办实事,既然要办,就要办好,做到百举百全,落地有声,让群众安心、放心,有幸福感、获得感、满足感。党员干部要把群众的“表情包”当成检验工作的“晴雨表”,找到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的落脚点。
|